Saturday 20 May 2017

请放弃你的无用社交,人应该将更多精力投放在自我增值这件事上。




导读
《请放弃你的无用社交》通篇说的就是一个道理:人应该将更多精力投放在自我增值这件事上。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逐渐意识到,人的成长始于观念的成长,很多经历丰富的人往往不能把自己的经历转化为丰盈的阅历,并内化为自己的精神。于是这世上出现了很多倚老卖老之人,岁月在他们脸上刻画的痕迹只不过是年龄的外在象征,却掩饰不住内心的荒芜与贫瘠。
我经常听到有人说,“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多”,“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这话的言外之意是:年龄长者自然比年龄小者要睿智。可你满眼望去,这世上庸人之资的中老年人何其多,岁月带给他们的不是心灵的洗礼,而是人生的狭隘,尤其是格局的狭隘。他们好为人师、指点人生,试图用有限而偏颇的人生道理去说服你,你不胜其扰。而实际上,我见过的很多年轻人不管在做事方式上还是价值观念上,都要比他们进步得多。
当你意识到他们的愚蠢后,大致有两种方式回击:一种是与其对抗,一种是一笑而过。
对抗的后果是严重的,这将会引发双方的不快,我在之前就写过《为什么大部分争论是无效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争论之前,观点已经形成,争论的过程大部分情况下不过是为自己寻找“证实偏见”而已,也就是说争论往往是自说自话,选择性忽略对方的观点。你仔细想象一下,你人生的争论过程中,有多少场不是以撕逼告终的?无疑,一笑而过是一种明智的选择方式,大部分争论不过是在浪费时间。
Sponsored link
人总是倾向于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而人生格局的狭隘也往往由此而来。
比如,有些人总是过于强调关系的作用,尤其对于长期靠关系行事的人,那思维的固化让他们觉得这世界没有关系便吃不开。这是很常见的一种思维方式,尤其在小地方,比如小县城小镇上,人情社会,利益交集,而且工作机会本就稀少,关系是生活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一旦投入到大城市,各种机会增加很多,关系便显得不那么重要,至少它在排序上肯定是置于能力之后的。过于强调关系,甚至把它的重要程度放在能力之上,这显然是本末倒置。
李笑来那篇很火的《请放弃你的无用社交》通篇说的就是一个道理:人应该将更多精力投放在自我增值这件事上,而不是那些看起来无用的社交上,关系的本质是基于交换,你若是没有交换价值,那么关系是没什么用的,你首先得让自己变牛,牛人才肯帮你。你仔细想一下,如果你是一个有价值的人,而对方是个很平庸的人,却有求于你,你会无条件帮助对方么?
Sponsored link
又比如,我现在是一名体制内人员,当初很多人认为,要进入体制内,那么你必须在面试环节做关系,我嗤之以鼻,后来我顺利通过面试。当然进入体制内完全不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客观地说,这个工作是有原罪感的。但我想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关系型思维的人,总是在想当然地认为关系的重要性。比如,我碰到有些没考进体制内的人士,他们的亲朋好友会想当然地认为是关系没打理好,而失败的结果又似乎证实了自己的“偏见”——你看,没关系不行吧!他们愿意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事情。
很多人是不是不自觉有这种思维:比如,一位美女升职了,那她肯定跟老板有一腿;他学习成绩差,却找到了好工作,一定是走了后门……
人生正是在这样的思维中一步步走向狭隘的。它意味着一个人总是喜欢用否定消极的态度去对待事情,这是一种思维上的懒惰。长此以往,恶性循环,他若是认为一个东西是那样,它就是那样了。
大学毕业时,有个校园招聘,我和其他几位同学去面试编辑岗位,当我们进入下一轮面试时,而另一位平时学习成绩很好的女同学却被刷了下来,后来这位女同学的好友(也是我们同学)甚至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她觉得怎么成绩好的反而被刷下来了。面试跟学习成绩不一样,你要应聘某一个岗位,那你就得拿出适应这个岗位的核心竞争力来,这只是一个很常见的例子。成绩好就意味着胜利,这显然是一种思维的偏见。
Sponsored link
你仔细想想,这种思维的偏见多不多呢?多!很多父母至今还认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一个人好好读书就会有“钱途”的,直到后来一些人被无情地打脸方才醒悟。奇怪的是,有些人看到“差生”混得好以后,又心想读书没什么卵用,但同时却努力鞭策自己孩子要努力读书,这是很矛盾的一种现象,为什么?即使读书无用论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他们固有的信念,但在内心深处依旧相信读书带来的利益。
又比如,人的本性是懒惰的,却有很多人喜欢为懒惰找借口,并美其名曰:安逸。他们从来没有分清楚安逸与懒惰之间的关系。我想引用网络上的一句话:“懒惰是很奇怪的东西,它使你以为那是安逸,是休息,是福气;但实际上它所给你的是无聊,是倦怠,是消沉;它剥夺你对前途的希望,割断你和别人之间的友情,使你心胸日渐狭窄,对人生也越来越怀疑。这就像很多人本来平庸,却安慰自己平凡可贵一样。对,这是一种自欺。
当仔细去考量人生种种固化的思维时,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的思维固化来源于思维的懒惰,是自己面对挫折时的一种自我逃避,它开启的是自我保护模式,当你能力还不足支撑你的梦想之时,你就应该去努力,而不是自欺欺人,诚实是自我认知的第一步。我们再回顾下上面的几种思维:
没关系行走江湖行不通。
成绩好意味着工作好。
懒惰是一种安逸的一种。
他们最根本的一点是:由于能力的不足,缺乏真正有效的选择权,这根本上影响了你的思维方式,使得你的思维日渐固化。
你能力不足,不想去努力,你只能靠关系,因为你没得选择权。
你核心竞争力不足,却认为成绩好意味着工作好,因为你没得选择权(你只有学习好这一条,你不想否认自己仅有的这一点优势)。
你自我建设不足,懒惰成瘾,却自欺欺人地认为是一种安逸,因为你没得选择权。
懒惰是可怕的,他不仅扼杀你的行动力,更会影响你的思维方式。
没错,你的人生格局正是这样越变越小的,人生之路也将越走越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