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为什么穷?
通常我们认为有五种原因:
1、无机会 2、无能力 3、无资金 4、无背景 5、欠勤奋
无机会?您从没遇上过机会?80年代初的“个体户”、90年代初的股票热、后期的房地产、下岗潮,不是个机会吗? 只要同一年代同一社会同一地域,机会基本是一样的,只是每人对它的认识和把握不同而已。要说真的没遇上过,也只说明是您见识少或闭关自守罢了。 (为什么说下岗也是个机会?此话一点不假。凡是人生转接都是一个契机,不然,您一定会安于原状,不想寻找机会,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当然不能一概而论,那些不懂得或不愿意寻找和接受机会的人,肯定就不会认同我的说法。)
无能力?试问,有几个教授、工程师是富翁。而亚洲首富李嘉诚只是小学文化、全球首富彼尔.盖茨大学还未毕业。所以,穷人并非没能力,只是他的能力被人利用了或自己“努力”在错误的路线上。飞机若飞反了方向也不见得比车快,汽车在田里跑也不见得比牛快。人生价值:在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体现,比如同样一瓶矿泉水,分别放在小商店、酒楼、和夜总会,它的价值就截然不同。
无资金?世上没几个人是含着“金锁匙”出生的?再说:假如有人现在借您一百万来创业,您敢说一定会赢吗?一定就富起来吗?改革初期,不少摆地摊的,十多年后大多数成了大老板。但今天,就算您投资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十多年后,也未必成得了大老板。
无背景?除极个别外,大多数人的社会背景和家庭背景都是大同小异,且背景与贫富的因果关系甚微。相反“逆势出英雄,顺境多败儿”。这道理相信人人懂之。
欠勤奋?我认为最勤奋的是穷人,因为他为了生存不得不勤奋,只是穷人“努力”在一个错误的选择上。所以,“努力一定有结果,但未必是个好结果” 因而,以上五点都不是致贫的根源,只是些辅助因素而已。致贫的主根究竟是什么?
Sponsored Links
贫穷的真正根源是--------思想贫穷
“一个人贫穷,主要是脑袋贫穷,想过富有的生活,要先有富有的思想。脑袋富有,口袋就能富有。”(所指非学历、文凭)古语云:“穷则思变” 但指的不单是方法思变,更重要的是“思想的改变”。
您还记得80年代初,有多少人对“个体户”避而远之,但当“万元户”的出现,才追悔莫及的日子吗?您又曾记得90年代初,竟有人把企业滩派下来的原始股卖给别人,结果白白断送了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教训吗?难道这不正是由于思想贫穷的一个典型例子吗。 由于思想的贫穷,就无法知到外面世界有多精彩,将来会怎样,更谈不上高瞻远瞩,只能机械地遵从传统模式来生活,因此安于现状,墨守成规(“亏”)。
另外,由于思想贫穷心胸必然狭窄,对事物总是小心翼翼、戒心重重,形成一种“自卑”或“自大”的心态。他哪会想到,这种自以为是、固步自封的行为,却使自己的思想变得更加贫穷,形成恶性循环。 而一些在生意上小有成就的人,却又沾沾自喜,自以为是,无法再吸收新思想新事物,使本应不算不穷的思想变得贫穷起来。这些人又怎能富得长久。
穷人的人生观
有一种消极的人生观,甚至是一种“奴隶式”的人生观。每天只知:为生存而工作、为温饱而工作,认为只要有工做、拼命做生活就有着落,因此,当一份工失去又想再找一份,周而复始。滋生一种龙生龙、凤生凤的消极思想,充当了一个金钱奴隶的角色,甚至乐于这种金钱奴隶的生活。从不思考,也不愿去思考这样的思想有否欠妥?这样的模式能否真正解决问题?结果,当能力或机会一旦失去就一片茫然。另外,他还死抱老观念不放,从不会跟着时代不同而改变自己的人生观。
穷人的思维
怎样的想法就过怎样的生活,想法影响做法(选择),做法影响结果。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会赚钱不如会花钱”,这就是典型的穷人思维。他可以为省钱搞尽脑汁,但不会为赚钱广开思路。(我不是反对精打细算,而是不赞成过于依赖它 )穷人的思维总是让人消极,没有半点创业精神,他只强调回避风险,而不是积极去学会应对和管理风险。
还有一种思维:就是“损人不利己”。喜欢计算别人从中得到多少,而不是考虑自己能得到多少。只要发觉别人从中有利益,就认为他居心不良,自己就宁愿不要。 看问题!穷人总喜欢用“放大镜”而不用“望远镜”;总喜欢用眼睛而不用思想。盲目强调“眼见为实”,但当遍地是事实时,它还是个机会吗?
Sponsored Links
穷人的心态
庸人心态喜欢妒嫉别人的优点,愿凉自己的缺点。喜欢拿弱过自己的来比较,不拿强过自己的来追求。喜欢显耀过去的辉煌,不肯检讨目前的不足。喜欢看别人做“戏”,做得好就跟,做不好“弹”。把自己的命运和成败寄放在别人身上,没有半点个性和创造精神。
消极心态 对人生总强调:“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对生活总是强调:“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对事业“总为失败找理由,不为成功找方法”。
自卑心态 由于自卑必然心胸狭窄,喜欢用妒嫉或抗拒别人来掩饰自己的不足。结果,为掩饰一个错误而制造出更多的错误。“面子”得到了,机会却丢掉了。
自大心态 为了掩饰自卑便强作自尊,因而用拒人于千里以示“骨气”、置事于度外以示“聪明”这种自以为是,闭关自守须知虽然换取一时的“自尊”,但却失去了更多的利益。 穷人的圈子每个人都有一个生活环境,而环境和人生之间互为因果。穷人大多数生活在穷人中间,久而久之,心态成了穷人的心态,思维成了穷人的思维,做出来的事也是穷人的模式。每天谈论着打折商品、节约技巧、一生把自己的智慧用在“精打细算”上,久而久之把雄心壮志都消磨掉。 时间是一种资源,是一种比金钱还宝贵的资源,且是人人平等。但穷人从不会珍惜这个资源,他可以为买几斤白菜多花一毛钱争个不休,却不会为虚度一天而心痛,他可在麻将桌上24小时战个不停,却不会为工作8小时以外多干一个钟。穷人总为多余时间找“节目”,从不为多赚金钱找时间。Sponsored Links
穷人的“事业”
2013年的《羊城晚报》一篇题为“有多少人一夜之间致贫”的文章,真令阅者心寒。为什么穷人工作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一场大病便令他一贫如洗?又为什么穷人总是担心自己的收入来源会出问题?因为他的舞台是别人给的,随时会给人抽走。 又因为他用自己的血汗和辛勤,去成就了老板的事业、烘托了领导的辉煌。他只能得到一份“按力取酬”结果。 又因为他自始至终干着手停口停的“提桶式”工作,不能将一生的努力凝聚成“管道式”的“现金流”。不能持续性地享受您曾经努力过的结果。收入就没有保障性。
穷人的“事业”
2013年的《羊城晚报》一篇题为“有多少人一夜之间致贫”的文章,真令阅者心寒。为什么穷人工作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一场大病便令他一贫如洗?又为什么穷人总是担心自己的收入来源会出问题?因为他的舞台是别人给的,随时会给人抽走。 又因为他用自己的血汗和辛勤,去成就了老板的事业、烘托了领导的辉煌。他只能得到一份“按力取酬”结果。 又因为他自始至终干着手停口停的“提桶式”工作,不能将一生的努力凝聚成“管道式”的“现金流”。不能持续性地享受您曾经努力过的结果。收入就没有保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