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4 February 2017

天才可以後天養成:透過刻意練習4步驟,你也能做到別人所不能




「我沒有天賦啦,所以怎麼做都只會做不好。」
你是否也常聽到這種話呢,但這其實是人不肯接受努力是可以改變一切的藉口。《刻意練習》為了證明天賦是可以靠努力培養的,舉出許多常人以為要靠天賦才能做到的事,像莫札特傳奇、帕格尼尼奇蹟,並一一打破之。
其先以莫札特擁有的「絕對音感(Absolute pitch)」為例,舉出2014年,《音樂心理學》科學雜誌上的研究。心理學家榊原彩子(Ayako Sakakibara)招募了24個孩子,以刻意練習的方式訓練他們。訓練結束後發現,每個小孩都獲得了一萬人才有一人能得到的天賦「絕對音感」。從而證明許多天賦,其實可以經由後天努力來得到。
事實上,成人也能經由刻意練習後天培養出天賦。1969年,貝爾實驗室的研究員保羅.布拉迪(Paul Brady)就以32歲的年紀,在三個月後獲得絕對音感。
那到底什麼是「刻意練習」呢?它主要是由4個步驟組成,並幾乎可以用在任何領域,像是業務、寫作等。
Sponsored

1. 刻意練習需要「明確目標」

「連續投三次球都空心。」
「連續談三次完整的曲子都沒有錯誤。」
這就是刻意練習所謂的「明確目標」,你得為自己設定一個標準,如此才能確定練習有沒有「效果」。舉個例子來說,曾有一位女生,問馬拉松教練說:「你都說要多練習,成績就會進步。但我已經天天跑步5年了,成績依然沒有變化。所以是我沒有天份嗎?」
教練疑惑的看她:「你跑步都是怎樣跑?」
女生:「就邊聽音樂,邊跑摟。」
教練又問:「你都沒有設定這次跑步要進步多少,或是要跑多少時間以內嗎?」
女生回:「當然沒有,我又不是選手。為什麼要訓練這麼嚴苛?」
教練才恍然大悟道:「原來如此,長期的進步必須拆分成短期的目標。依靠每次達成短期目標,累積才能成就長期目標。所以沒有設定目標的慢跑,只能維持體態和保持健康,成績要變好是很困難的。」
練習如果想要有效果,無意識地把身體交給習慣是不會進步的。必須把長期目標拆分成短期,同時愈細愈好。讓自己每次練習都符合這些標準,長期累積才能進步。

2. 刻意練習需要「極度專注」

如果你再走神,或者很放鬆,並且只為了好玩,你可能不會進步
這就是為什麼要把目標拆分得很仔細,因為長時間的練習,幾乎無法全程保持專注。事實上,人能維持專注的時間僅僅只有40至50分鐘而已。同時,目標太大,也很難衡量每次練習是否有效果。
像是25分鐘跑5公里,如果每5分鐘觀察心律與時間,就更容易達成目標。同時,也等於每5分鐘就確認一次有沒有達成短期目標,讓自己可以觀察體力分配等問題,也更容易找到無法在25分鐘內跑完5公里的原因。
但如果只是訂立25分鐘跑5公里,有邊聽音樂邊跑步的人就能理解,思緒一下就飛走了。下次回神可能是Nike Plus提醒你跑一公里或一英里的時候。這樣沒有專注於練習之上,怎麼可能發現問題所在?更不用說針對問題解決,並達成目標了。
Sponsored

3. 刻意練習需要「包含反饋」

有了目標,同時又專注練習。就很容易在練習中發現,某件事自己做得對不對,如果不對,又是錯在哪裡
像是跑完5公里,發現超過25分鐘,就可以回頭觀察是體力分配不好嗎?那在每5分鐘的成績,是否符合標準,如果不符合是哪一階段不符合。為什麼那時體力不足了,是喘不過氣還是肌力不夠。這樣的問題是因為前面跑太快嗎?
標準愈細,練習愈專注,就愈容易發現問題出在哪裡,如此就更容易達成目標。所以,不論你在努力做什麼事,都需要反饋來辨別你在哪方面還有不足,以及為什麼會存在這些不足。

4. 刻意練習需要「走出舒適區」

最後,就是在達成目標後,設立一個新目標。假設,你計畫一年後跑半程馬拉松,並計劃要跑到兩小時內。那第一個月可能5公里要跑進25分,在第一月結束後你成功達成目標。就要在第二個月把時間再往前提30秒或是1分鐘。
如此反覆跨出自己的舒適區,但又沒有超越自己的極限很遠。就能持續推動自己進步,最終達成長期目標。
Sponsored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