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每天忙碌地工作、埋首於公司的大小事、不時還要加班到深夜,應該曾經想過:工作換來的報酬,真的能讓你過著更好的生活嗎?或是如此窮忙下去,能讓你通往財富自由的人生嗎?
其實,面對金錢和財富,就和面對工作任務一樣,必須要學習如何管理。以下是8本結合暢銷與實用的經典理財書,增強你的金融素養,幫助你換上有錢人的腦袋:
1. 《勇敢做有錢人!》
![圖說明 圖說明](https://3.bp.blogspot.com/-2gIrDs_X0MI/Voo5Z6y4hMI/AAAAAAABuy4/JH751DNg0Sk/s600/%25E3%2580%258A%25E5%258B%2587%25E6%2595%25A2%25E5%2581%259A%25E6%259C%2589%25E9%258C%25A2%25E4%25BA%25BA%25EF%25BC%2581%25E3%2580%258B.jpg)
作者:史帝夫‧錢德勒(Steve Chandler)、山姆‧貝克福(Sam Beckford)
錢德勒是美國暢銷作家、演說家與員工訓練專家;山姆.貝克福曾經歷經5次生意慘敗,第六次才成功成為百萬富翁。
本書記錄了2位作者在創業歷程中的心得,內容不是投資或理財知識,而是強調致富的機會人人都有,就在於你有沒有積極學習、抓住機會。作者強調,成功的關鍵在於做你真正想做的事,從中鑽研成功與致富的祕訣。
Sponsored
2. 《你猜誰存得比較多?》
![圖說明 圖說明](https://3.bp.blogspot.com/-dZXkymDauEE/Voo5lMdtYcI/AAAAAAABuzM/MRRycJPG6Q8/s600/%25E3%2580%258A%25E4%25BD%25A0%25E7%258C%259C%25E8%25AA%25B0%25E5%25AD%2598%25E5%25BE%2597%25E6%25AF%2594%25E8%25BC%2583%25E5%25A4%259A%25EF%25BC%259F%25E3%2580%258B.jpg)
作者:菅井敏之
菅井敏之曾服務於三井住友銀行,48歲自銀行退休,自行創業,經營出租公寓,個人擁有6棟房產。
菅井曾任銀行員,了解金錢「借出方」的心態,同時自己投資不動產也要向銀行借錢,所以也是「借入方」,因此,他在書中從兩邊的角度建議讀者如何「善用銀行」。菅井敏之認為,銀行是借錢、而非存錢的地方,懂得跟銀行借錢,用錢來滾錢,財富才會快速增長。
3. 《練習當有錢人》
![圖說明 圖說明](https://3.bp.blogspot.com/-dFPi4n9dRfE/Voo5rqEKm9I/AAAAAAABuzg/qbSUvDZo-VU/s600/%25E3%2580%258A%25E7%25B7%25B4%25E7%25BF%2592%25E7%2595%25B6%25E6%259C%2589%25E9%258C%25A2%25E4%25BA%25BA%25E3%2580%258B.jpg)
作者:理察‧卡爾森(Richard Carlson)
卡爾森是全球暢銷書《別再為小事抓狂》系列作者,也是全美知名的演說家和心理諮詢專家。
從本書的英文書名《別為錢的那些小事抓狂》(Don’t Sweat the Small Stuff about Money)可知,卡爾森認為,金錢很可能是我們焦慮的最大源頭,但是我們應該學習用更豁達的心態來面對金錢,當我們能夠放下焦慮時,也就能開啟我們的潛能,找出創造財富與更多樂趣的方法。
4. 《為什麼有錢人都用長皮夾?》
![圖說明 圖說明](https://3.bp.blogspot.com/-bBwJzUAug90/Voo5yRvsSTI/AAAAAAABuz4/U9BR8sj1QHQ/s600/%25E3%2580%258A%25E7%2582%25BA%25E4%25BB%2580%25E9%25BA%25BC%25E6%259C%2589%25E9%258C%25A2%25E4%25BA%25BA%25E9%2583%25BD%25E7%2594%25A8%25E9%2595%25B7%25E7%259A%25AE%25E5%25A4%25BE%25EF%25BC%259F%25E3%2580%258B.jpg)
作者:龜田潤一郎
龜田是日本稅務專家。他因為父親經商失敗,從學生時期就被迫背負龐大債務,大學畢業後,也選擇稅務顧問和企管顧問這類工作,想讓中小企業經營者不再為錢所苦。
他強調金錢管理要從尊重錢所住的地方──「皮夾」開始。長皮夾代表的觀念是,留意金錢的去向與使用原則,不要讓信用卡和集點卡誘使自己衝動消費。
Sponsored
5. 《錢不要存銀行》
作者:勝間和代
勝間是早稻田大學MBA、慶應義塾大學商學系畢業。19歲就考上會計師,曾任職於麥肯鍚顧問公司(戰略顧問)、摩根大通集團(證券分析師)。
勝間認為,亞洲人的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輕視金錢,所以一般人的金融素養偏低;出社會後,又經常因為工時太長,無暇自修金融知識。本書從最基礎的金融教育講起,介紹了常見的金融商品,也教導讀者如何培養自己的金融素養,脫離窮忙族。
6. 《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
![圖說明 圖說明](https://3.bp.blogspot.com/-0Pvr-ADJy-M/Voo5_lksUAI/AAAAAAABu0g/_wIK7zw5i5g/s600/%25E3%2580%258A%25E6%259C%2589%25E9%258C%25A2%25E4%25BA%25BA%25E6%2583%25B3%25E7%259A%2584%25E5%2592%258C%25E4%25BD%25A0%25E4%25B8%258D%25E4%25B8%2580%25E6%25A8%25A3%25E3%2580%258B.jpg)
作者:哈福‧艾克(T Harv Eker)
艾克出身貧困,大學畢業後創業屢屢失敗,好不容易成功創建體育用品公司、還賣給了大企業,不到兩年就把錢用光,回到起點。痛定思痛的他,開始思考自己的金錢藍圖,並以此觀念開設自我成長課程。
他認為,人可以透過觀察與覺察改變自己對金錢的想法,模仿有錢人的思考模式,進而致富。
7. 《富爸爸,窮爸爸》
![圖說明 圖說明](https://3.bp.blogspot.com/-aygPHD3krTY/Voo6EnMKCtI/AAAAAAABu00/hD7MpVCBavU/s600/%25E3%2580%258A%25E5%25AF%258C%25E7%2588%25B8%25E7%2588%25B8%25EF%25BC%258C%25E7%25AA%25AE%25E7%2588%25B8%25E7%2588%25B8%25E3%2580%258B.jpg)
作者:羅勃特‧T‧清崎(Robert. T. Kiyosaki)、莎朗‧L‧萊希特(Sharon.L.Lechter)
本書取材自共同作者清崎的真實故事。他將自己的親生父親和朋友的父親,比喻為窮爸爸和富爸爸,細數兩人對於金錢的價值觀差異,最終選擇接受富爸爸的金錢觀,讓錢為他工作。書中最主要的觀念是,有錢人不為錢工作,工作是為了購入能賺錢的資產,讓錢幫你工作。
Sponsored
8. 《我用死薪水讓錢替我賺錢》
![圖說明 圖說明](https://3.bp.blogspot.com/-L1SF7AxuK-I/Voo6KywJpHI/AAAAAAABu1I/bTQ2_-wZKJU/s600/%25E3%2580%258A%25E6%2588%2591%25E7%2594%25A8%25E6%25AD%25BB%25E8%2596%25AA%25E6%25B0%25B4%25E8%25AE%2593%25E9%258C%25A2%25E6%259B%25BF%25E6%2588%2591%25E8%25B3%25BA%25E9%258C%25A2%25E3%2580%258B.jpg)
作者:大衛‧史蒂芬森(David Stevenson)
史蒂芬森是《金融時報》《資金管理》和《投資週報》的投資專欄作家,在此書裡透露投資的核心觀念是,以檢驗公司前景的方法來看待自己,因此,你最該優先投資的是自己的職涯,而不是一心夢想著快速致富。
其次是將資產負債表和現金流量表的觀念應用在個人身上,檢視自己的收入與支出,分析負債的真實成本和資產的報酬率。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