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能力,我们就好好努力提升我们自身能力;工资不高,等到我们的能力能支撑我们的工资时我们可以去找老板谈薪资。薪资可以越来越高,但老板提出来的要求我们也应该达到,你的付出和你所得到的薪资是成正比的,世界不会亏欠你,你也不要试图亏欠世界。
群里有人在招平面设计的兼职,我记得一个小老乡正好是学这个的,就把她拉进群。我在一旁看的都脸红了,因为她连人家的工作要求和劳动量都还没问呢。前两天帮朋友打了几通面试邀约电话,也多次听到电话那边说:“我有投过你们公司的简历?你们公司叫什么来?工资多少呀?”连公司名字都搞不清就敢谈工资的,职场素质未免太没有底线。其实稍有经验的人都知道,一上来就问钱的,一般责任心和工作能力都尚有欠缺。反而是那些在职场上游刃有余的精英,会在求职时首先考虑自己是否能够胜任工作,并在工作中得到提升。我给你工作,你给我钱,这是雇佣关系的本质,却不是全部。我大二做兼职,遇到一个喜欢谈梦想的老板。他谈梦想,是因为他那家开在地下室的传媒公司要破产了,除了梦想,他什么都没有。迄今为止,我也坚持认为,只谈梦想不谈钱的老板都是耍流氓。不过当时的我,瞥见了办公桌上的一堆软件教程。于是我成了留在他那里的唯一一个员工,而薪资呢,勉强够坐公交的。我在那个地下办公室里噼里啪啦敲了一星期的键盘,学会了制图软件的基本操作,能够帮他赶工了。他很高兴,我也很高兴。后来我还能做点小动画,帮他写几篇通讯稿,他干脆连公司钥匙都放心交给我,因为他认定我天生不会偷懒。不仅不会偷懒,有一回他出差见客户,我两眼放光地独自在公司加了两个通宵的夜班,把各种好玩的软件都捣鼓了一遍。而我那个夏天学到的皮毛,就好像我随身携带的一个隐形的工具箱,在我后来的工作中总能起到临时救场的作用。我认识一个老板,经营着一家很大的公司。有一回我问他,你最讨厌什么样的员工?他说,面试的时候开口先问工资的,这样的人我一般优先淘汰。他说,一个员工的好品质,比如勤奋啊好学啊,都是员工自己的事。而那些敢跑来找我谈加薪的员工,往往才是在业绩上底气十足的好员工。其实聪明的老板,从来不介意员工谈钱,他们介意的,只是你什么都不懂就先谈钱。谈钱不伤感情,可你得先弄清楚该什么时候谈。那些大型的职场节目,哪一个不是把洽谈薪资的事情放到最后环节呢?除了工作,其他事情也是这样,结果永远应该排在过程后面,劫匪去抢银行,也不会在动手之前就为分赃打得头破血流。过年回老家,亲戚家一个刚毕业的妹妹问我:“找工作的时候不好意思跟老板谈钱怎么办?”原来她陆陆续续找了几份工作,每次都要到发工资的时候才知道薪资少的可怜。我本来要说,连工资都搞不清楚还上什么班?可是我又想起自己刚毕业那会儿,不也是找到一份工作就美滋滋的,别人一问,工资多少?只有傻得冒泡的三个字答他,不知道。我想,有好多人都是这么过来的。比起一无所知上来就问钱的,这种自带犯傻光环的求职者对工作至少还有一颗敬畏的心。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只问耕耘,不问收获。——这是得道高僧应该做的事。我等凡人,想要的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和这个世界两不相欠。所以我并不赞同找工作时对工资稀里糊涂。但如果真对自己的能力没把握,不如就先这么办。只要手里握着的不是一把煮熟的种子,战战兢兢地种下去,总会长点什么吧。能力可以历练,工作可以积攒,唯有态度,一直由自己决定。可有的人,连路还没看好,就开始幻想路尽头的金山银山。王健林说,先制定一个小目标,赚它一个亿。因为他知道自己能够创造的价值不止一个亿。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乐趣也越多,这一切都是呈正比的。我们要做的就是,确保过程,然后要求结果。在过程中收获,在结果中享受,这样的人生才是双赢。所以,在问我的工作值多少钱之前,不妨先问问自己的能力值多少钱。人在江湖漂,请让“What can I do for you?”成为一句礼貌地开场白。放下一颗浮躁的心,尽你所能地工作,以不负初心的态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