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15 April 2017

为什么我们都会觉得自己是圣人,别人是贱人




作者:姚瑶,来源:富书

人很容易原谅自己,却不太容易理解别人。

不久前,在网络上读到一篇《用圣人的标准衡量别人,用贱人的标准要求自己》的文章。

文中列举了很多故事:

一位农村老大爷大骂医生收红包,转头劝孙子将来学医,以便也能收些红包;

一位领导要求别人发言不要超时,自己讲起来滔滔不绝,完全忘记时间限制这件事。如此这般,不一而足。

仔细想来,像这种习惯建立双重标准,对待同样的事情,把“深恶痛绝”给别人,把“理所当然”给自己的现象还真的不少。

上海交大的窦令成教授曾说过:现在人和人之间的矛盾,主要来源于这拨惯于用圣人的标准衡量别人,用贱人的标准要求自己的人。

那么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是什么,个人和组织要如何避免类似的情形?

归因理论可以解释前脚刚指责别人的行为,后脚立刻原谅自己类似行为的现象。

所谓归因在心理学上是指当我们对自己或别人的行为做出评价前,我们已经对行为发生的原因进行了解释。

在人类演化进程中,大脑日复一日对无数事件进行无数次归因,逐渐形成三种归因现象,这三种现象容易造成现代版“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Sponsored link

1、观察者—行为者效应

所谓观察者-行为者效应是指人们对自己行为的解释与对观察到别人的类似行为的解释完全两样。

以前不久的北京地铁事件为例。

视频中,我们看到一名北京小伙和两位外来女子发生口角争执。

随后,小伙怒不可遏,抢夺女子手机,最后把女子推下地铁。

旁观群众异常镇定,全程并无一人上前劝阻。

对于此事,有很多文章是严厉指责“冷漠”的看客的。

但看客们并不认同,他们显然不认为自己比批评他们的人更冷漠。

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便是观察者-行为者效应使然。

当人们作为评论者时,习惯从内部原因来解释旁观群众的行为。

把他们的袖手旁观归因为劣根性,没有正义感,胆小懦弱。

但地铁上的旁观者会从外部环境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辩解:

事出有因,情有可原。别人都在看,凭什么我先出头啊;我刚上的地铁,还没搞明白咋回事,不便出手啊……

话说回来假如那些写文章指责别人的人也在这列地铁上,身份瞬间转变成事件目击者时,谁也不能保证他们就一定出手相助。

如果在一个组织中,成员们意识不到这种归因上的差异,不主动去了解对方也同样受到外部条件的影响,就很容易加剧观察者-行为者效应,引发内部矛盾。
Sponsored link


2、自利偏差

关于自利偏差有这么个笑话。

某校会议室,正在举行考前大会。

校长先发言:为了防止考生作弊,大家有什么办法?畅所欲言,畅所欲言嘛。

全场鸦雀无声。

终于有一位老师站起来说:

作弊要严惩。不可姑息。被抓十分钟之内,信息公布上墙,起到杀一儆百的效果。全场无人附和。

校长开始发言:

我来说几句。作弊啊,严重影响校纪校风,严肃处理。我建议一旦抓获,十分钟之内,信息上墙。边说边激动地做一个往墙上贴通知的动作。

与会人员纷纷称赞校长此举明智,必将促进学风建设。

发言的老师实在有点忍不住:“校长,您的意见不是和我的一样么?”

校长有点不快地说:“可是你没有这个动作啊。”

边说边又做了一遍贴上墙的动作。

这个笑话充分展现了人类的一大特质:即便是一模一样的建议,自利偏差仍然让人觉得从自己嘴里说出来的那个更智慧高明些。

同样的观点也被阿伦森在《社会性动物》中叙述:自我中心思维趋向会在不知不觉中出现。

自利偏差导致的结果是在一个项目组中,当项目进展顺利,业绩超过预期时,每个人都欣然把成功归到自己名下;而当项目受阻,业绩惨败时,则极力推脱自己在失败中的责任。

自利偏差也出现在人际关系方面:当两人如胶似漆时,认为自己居功至伟;双方反目成仇时,则认为自己无可厚非,主要责任在对方。

《亲密关系》一书对上述情况剖析道:当我们解释自己的行为时,既能看到事情的结果,也能充分考虑主观意图。

所谓无心作恶,虽恶不罚。

人们倾向于认为事情虽然搞砸了,但我的出发点是好的,仍然值得原谅。

而我们在解释别人的行为时,一般只论结果不论心,不管多善良的初衷均不在考虑之列。

所以人很容易原谅自己,却不太容易理解别人。
Sponsored link



3、单一归因和多元归因

几年前,职场中流行一篇比较中国护士和美国护士在发错药之后面临不同遭遇的文章。

纽约的玛丽护士发错了一颗药。

医院管理层获悉后迅速展开调查问责。

他们首先调出了近段时间的病历记录。

发现玛丽所在区域病人增加了30%,护士人手没有增加,玛丽的失误来自超负荷运转。

然后他们问责了人力资源部门的心理机构,得知玛丽家最近两岁的孩子刚上幼儿园,适应不良,整夜哭闹,影响玛丽睡眠。

调查小组指出心理学家未提供帮助,失职在先。

最后问责到药厂,专家认为谁也不想发错药。

药物本身存在原因:两种药外观相似,容易混淆,建议药厂改变药品包装,减少护士误认。

事情的结局是:深度查明个人出错背后的系统原因,提出解决方案,玛丽继续留任,更加努力工作。

北京的小丽护士也发错了一颗药。

旋即,从护士长到护理部主任到分管院长一齐围过来质问懵圈的小丽:你怎么犯这种低级错误?你有没有责任心?你为什么不查对?

随后召开紧急会议,做出决定,扣发当月奖金,全院通报,小丽提出辞职。

导致玛丽和小丽不同遭遇的原因在于美国医院对玛丽的行为进行了多元归因,从尽可能多的角度分析原因,提供多种解决方案。

而中国医院对小丽的行为进行的是单一归因。

正如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家兰格的研究证实的那样将错误归咎于单一因素的人更易愤怒,难以自拔;而认为有许多原因的造成某一行为的人更容易从困境中走出来。

如果人们习惯把多元归因用在自己身上,把单一归因用在别人身上,就会造成用圣人的标准衡量别人,用贱人的标准要求自己的现象。

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

一个人的内省智能很大程度上决定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处事风格,从而影响一个组织,一个社群的互动关系。

我们不妨从观察者-行为者效应,自利偏差,多元和单一归因这三个层面反省自身的言行,洞察别人的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