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22 October 2016

想改变他人,你不只要「说」,还要「有技巧」的说!


不论是职场、家庭、伴侣、朋友圈…
总是有一些成员有些坏习惯、小缺点,讲也讲不听!

「算了吧!以后假装没看到」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确也是个选择,但却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当忍耐到一个极限,人也是会爆发的…
Sponsored

想改变他人,你不只要「说」,还要「有技巧」的说!

接下来,领导人教练 陈茂雄老师要教你「改变他人」的说话技巧!

身为主管最怕的,不是员工犯错,而是员工犯了错,却不知改进。

有些员工能力很强,甚至是资深老员工,偏偏就是有「讲不听」的缺点,让主管恨他恨得牙痒痒,却又希望他更好。

遇到这样「难沟通」的员工,身为主管,真的有办法改变他吗?

以下这封信,是陈茂雄老师写给一位公司总经理的,关于「改变一个人」,快看老师怎么说!

人可以改变吗?
为什么我指出别人的盲点,他却矢口否认、找借口,不肯改进?

朱总经理:
上次我们谈到教练的价值
在于帮助别人发现盲点,但接下来你的疑问是:
当我指出别人的盲点时,他却一再防卫否认。
Sponsored

人真的可以改变吗?我想先说一个故事。
有个村庄被河水淹没,这个人抱着浮木,才活了下来…
有个村庄因河水暴涨而被淹没,全村的人无一幸免,只有一个人因为紧抱了一块浮木而存活下来。

两天后,他随着河水飘到了下游的村庄,即使又饿又累,还是紧抱着浮木不敢动弹。
村人都站在岸边对他呼喊:「这里水很浅,你干嘛还不上岸?」
可是他不为所动。
他始终不愿放下浮木上岸,这时,一位「教练」出现了…
终于出现了一位教练,他不是在岸边呼喊,而是走到水里面跟那人一起抱着浮木,
对他说:「你抱着这根浮木一定有你的原因吧!」于是那人跟教练讲了原委。
教练接着说:「原来这浮木救了你,让我们一起来感谢它吧。 」
之后,教练问:「你现在感觉如何?」
那人说:「我又饿又累。」
教练问:「你想改变现状吗?」
那人说:「想。」

教练问:「你想要的是什么?」
那人说:「我想上岸吃顿饭,换身干衣服。」
教练问:「那你为何不这么做?」
那人说:「我担心放开浮木会淹死。」
教练说:「你再仔细看看这里的环境,
和你过去两天所处的环境有何不同? 」

于是那人终于领悟,他现在所处的环境已经不再需要那根浮木,因此就心甘情愿地放下浮木走到岸上。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见,想改变一个人,关键是…
想改变一个人,你不能当一般人,你要当「教练」!

接着,我用这个故事来说明,教练如何引导他人走过改变的历程,并比对教练所用的方法和一般人惯用的方法有何不同
Sponsored

1. 从自己的经验出发vs. 设身处地了解他人

首先,一般人(村人)
习惯从自己的经验出发(在岸边)看问题,而教练则是设身处地(走到水里)尝试了解他人的经验。

2. 直接给他人建议vs. 行为背后的原因更重要
其次,一般人忽略他人所作所为的背景因素,而直接给他人建议(水很浅,可以上来),而教练则相信行为背后的原因更重要(在水浅的地方抱着浮木一定有个好理由)。

3. 忽略过去的成功经验vs. 肯定过去的成就
再者,一般人忽略他人的成功经验(因抱着浮木而逃过一劫),而教练则先肯定其过去的成就(感谢浮木)。

4. 直接要求他人改变vs. 引发他人改变的动机
接着,一般人常忽略改变的动机(不管如何先上岸吧),而教练则先引发他人改变的动机(你想改变吗?你要的是什么?)。

5. 直接给予答案vs. 帮助他 自己找答案…
最后,一般人惯于给答案,而教练则以提问的方式,帮助他人自己找到答案。

想一想,你知道为什么

你总是无法改变他人了吗?
为什么你无法改变他人?
因为你急着看结果,忽略了过程!

我想说的是:我们觉得人是无法改变的,往往是因为我们太急着看到结果而忽略了过程。
直接给建议是看到结果最快的方法,但许多人(尤其是资深且有能力的人)需要先觉察自己的处境,并且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才能由内而外真正的改变。
【小编后记】

本文作者「陈茂雄」老师,你知道他是谁吗?
他不只是旭立文教基金会咨商心理师,还是「领导人的教练」!

他的方法「萨提尔模式」帮助无数领导者,成为了真正的领袖!
他是如何办到的?

原来~因为人类的外在行为,就像冰山露在水平面以上的部分,其实只是整个冰山的 1/8,另外的 7/8 在水平面下代表着人类心理内在的感受、观点、期待、渴望及自我

所以,无论是了解一个人,或是探索自己,都不能光看表现出来的行为来决定,必须更深层的去了解,这个人的内在想法是什么?
而陈茂雄老师,正是这领域的权威!

这方法在职场、家庭、伴侣、朋友圈…都很有用!
改变一个人,只改变「行为」是无法持久的,从「内在想法」去改变,你会发现,他整个人都焕然一新了!

你可能也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