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10 December 2016

人活着,首先得吃饭,要吃饭,就得有收入,要有收入就必须有一份工作



“吃饭是为了活着,活着不是为了吃饭”,是老外很喜欢说的一句话,西方人对这话的理解似乎是不言而喻的。

人活着,首先得吃饭,要吃饭,就得有收入,要有收入就必须有一份工作。可是生活中,这个再朴实不过的道理,常常被专业、行业,待遇、理想、追求、事业、成功、名声等等因素所淹没,本来十分简单明了的需要,被当成了一个人一生不堪重负的全部寄托。
Sponsored

工作的必要性没有了,剩下的是工作的适应性,其后果常常是给不工作、逃避工作提供了无穷无尽的借口。这个专业不对口,那个公司太小,这个没兴趣,那个老板不好。
Sponsored

“经济形势很糟”,“大公司在裁人”,“小公司减薪”,“老板也没有几个好说话的”。可是要活着,要吃饭,仍然得做份工作。“没工作,也得吃碗饭也得住间房,哪怕老板娘做个怪模样。”

我从很久以前就想着,在这一生我要做些什么

你可以暂时不喜欢这份工作(其实真正喜欢工作的人没几个),但你必须先做着,工作是饭碗,是职业,你可以慢慢调整,适时更换;理想所追求的是事业,是一生的事情,你尽可以在工作的同时,不断维系和接近自己的理想。

事实上,工作是饭碗,也是课堂和舞台。任何工作的基本素质都是相通的,勤勉、敬业、胜任。而一个人只有真正进入工作状态,才真正开始懂得生活;只有在工作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让自己的心智和物质有所积淀,从而变得强大
Sponsored

活着不是为了吃饭

一个人不可能一开始就带着所有最佳选择上路,美国人力资本经济学家阿罗就总结,“边干边学”,实际上是许多成功者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当工作成为你的舞台的时候,你自然会渐渐看到自己的价值,你会发现自己的不可或缺性,自然你就会明白“活着不是为了吃饭”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