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服裝的銷售中,顧客的購買結果往往有存在很多不確定的因素,這時只要銷售員積極的心態,不失時機的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慾望,才能將一些潛在的成交變成現實的成交。
研究表明,顧客購買習慣遵循80:20公式,即在人們的頭腦中,感情的分量與理智的分量分別占80%和20%。很多時候,顧客的購買行為往往會由於一時的感情衝動而影響到原來的購買計劃。因此,服裝店的營業人員在銷售過程中要打動顧客的心而不是腦袋,因為心比腦袋離顧客的口袋更近。心即感情,腦袋即理智。
一 、營造熱銷氛圍
利用燈光、POP、視頻演繹、道具展示等,營造和渲染出熱烈的銷售氣氛,以喚起顧客的好奇心。顧客一旦被現場氛圍感染,就會產生購買衝動,從而達到刺激消費的目的。
1.道具、促銷用品擺放醒目
目前,不少店缺乏一種展示意識,顧客進店往往看不到展示產品的道具,要不就是道具的擺放位置不夠醒目,讓顧客很難注意到。
2.視頻演繹渲染氣氛
許多店鋪都備有電視機,但播放的內容往往是一些娛樂性的節目,與銷售的產品無關,不僅沒有起到吸引顧客的作用,反而造成許多營業員分心觀看。
二 、價格拆分
1.生命周期法——拆分價格
生命周期法是指將較高的價格分解為數額較小的價格,以免顧客產生恐懼感而無法接受。將高價位分解為每年、每月、甚至每天顧客所需花銷的方式叫做拆分價格。例如,對一件1000元的衣服,營業人員可以將其均分到3年中去,即每年花費300多元、每月花費僅20多元。最終金額就從最初的1000元表現為每月的20多元。
2.「如同」——降低接受難度
將一件衣服的價格拆解,並轉化為顧客具體生活中所必需花銷的數目,將其與顧客必須購買的其它商品等價,從而促使顧客在心理上接受,這種激發購買慾望的方式就是「如同」法。
三、 運用第三方的影響力
在銷售過程中,運用第三方作為例證,可以使顧客獲得間接的使用經驗,從而引起相應的心理效應,快速認可產品及其性能,刺激購買慾望。如果能夠運用名人和專家等充當第三方的角色,則說服力更強。
1.名人
營業人員可以將名人作為銷售過程中的第三方,以名人的購買行為作為證據,可以使顧客在心理上更加信賴商品的質量和品位。要做到這一點,平時需要注意搜集名人購買和使用商品的信息,在激發顧客的購買慾望時,營業人員可以提供相應的資料和眾所周知的事實,從而說服消費者進行消費。
2.專家
專家在專業領域具有較強的權威性,因此以專家作為第三方可以使顧客增加對商品質量的信任度。若要採用專家作為第三方影響力,就必須出具有關的專家言論證據(例如報紙)、證書或有關實驗數據。
四 、迎合顧客的購買心態
顧客在購買時的心態主要反映在占便宜、少花錢、喜歡尊貴、追求與眾不同和互相攀比這幾點上。
1.占便宜
占便宜的心態在購買中表現為希望花費相同數目的錢獲得更多的利益。贈品可以很好地滿足顧客占便宜的心理需求。事實上,贈品常常附帶有一定的購買條件,儘管贈品的價格不高,但是顧客並不願意直接花錢購買相應的贈品,而寧可達到獲得贈品的購買條件。這就是贈品的魅力,多數人總是認為獲得贈品就是占到了便宜。
2.少花錢
與占便宜的心態相對應,少花錢也是眾多消費者的購買心理。促銷、打折、會員卡、免費維修等等,都可以使顧客少花錢,在這方面關鍵是要讓顧客對原價和現價的差異進行比較,甚至明確告知其將少花多少錢,從而極大地刺激其購買的慾望。
3.尊貴
優先權、金卡、會員卡、享受特殊的服務待遇都是榮譽和尊貴的象徵。有時讓你尊貴顧客的親屬也跟著沾點光,會起到意想不到的裙帶銷售效果。
4.與眾不同
年輕人往往喜歡追求與眾不同的東西,以突出個性。流行、時尚、名牌都會刺激消費者強烈的購買慾望,因此,門市營業員需要告知顧客購買的商品與眾不同之處。
5.攀比
攀比心理非常正常,可以從同齡攀比、同單位攀比、同級別攀比等等去尋找顧客的攀比切入點,然後從商品的功能和特性、使用者的情況等方面進行介紹和推薦,激發顧客心中的購買慾望。
五、 其它商品聯想
比如在服裝店內店,由於顧客一般對化妝品、香水、手錶等的了解遠遠多於衣服,所以在介紹衣服品牌和性能方面,舉一些同一品牌下,在其他領域知名度較高的產品,往往容易使顧客產生品牌聯想,從而拉動同一品牌下服裝產品的銷售
1.品牌聯想
目前在服飾裡面,有許多在其它行業聞名遐邇的品牌,銷售時營業員應該先觸發一下顧客的聯想:「您聽說過這個牌子嗎?……」
2.性能聯想
有時顧客對衣服面料方面的知識很難理解,需要我們用一種通俗易懂的語言來向他解釋和說明,但是往往又很難找到合適的說詞,這時可以用一種類比的方法來讓顧客明白。努力運用上述五種激發顧客購買慾望的銷售技巧是目前營業員必須補上的一門課,這就好像足球場上的臨門一腳,只有踢好這一腳,才能打動顧客,提高業績。